打准备要孩子的那天起,李静(化名)就开始关注怀孕方面的知识,辐射当然包含在内。
作为公司的行政人员,李静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打印机、复印机、工作台式电脑等物品。在此之前,其也听同事们议论起辐射能够导致流产甚至婴儿不正常的流言,虽然没有亲眼见到这些事故,但是同事的声音显然引起了她的担心。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为了做到防患于未然的李静还是在老公建议下花费近千元购置了宽大的防辐射服,平时也尽量避免接触打印机、复印机、电脑、手机、无线传输设备等产品……
什么样的辐射对孕妇有害?
像李静这样的人不在少数,特别是在接触电子产品越来越多的现代社会,众多的70后、80后父母们更为关心辐射方面的知识。但是11月16日,科普作家、打假斗士方舟子连发多条微博,矛头直指国内目前正火热销售“防辐射服”、“防辐射手套”等产品:“防辐射服是否骗人,只要有物理知识加科学头脑,就可判断。许多人的物理知识还是有一些的,缺的是科学头脑,所以就宁可信其有,乖乖交钱买安慰。”
方舟子:防辐射服是忽悠
科技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在给我们的健康带来了诸多隐患,电磁辐射、臭氧引发疾病、激光危害这些词汇对于大家也都不再陌生。大部分读者也都对辐射等对精子、怀孕等相关的知识做过一定的了解。
那么,在我们身边究竟有没有“辐射杀手”呢?打印机、复印机等产品到底对人体有没有影响呢?为什么经常性能闻到复印机散发出来刺鼻的味道?无线产品是否影响“小蝌蚪”的健康发育?国外一些机构和媒体屡屡爆出的致癌等消息到底靠谱吗?为此笔者针对此类问题进行了详细而周密的调查,也许本文无法对这些问题一一解答,但是我们也希望读者了解一些关于办公辐射方面的基础知识,消除更多的健康隐患。
先来了解打印机和复印机。按照技术原理来进行区分,打印机和复印机可以分为激光类产品和喷墨类产品,激光类产品是通过高温融化碳粉颗粒来实现打印的,产生的有害物质主要是臭氧、碳粉和激光;而喷墨打印机则是通过精细喷射墨滴来实现打印的,废旧墨滴易对环境造成污染。
激光类产品的危害
据英国过敏症基金会(The British Allergy Foundation)的研究人曾经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激光打印机采用激光头扫描硒鼓的方式在硒鼓上产生高压静电,用以吸附墨粉,这样硒鼓表面的高压电荷会电离空气中的氧气生成臭氧,而臭氧是对人体健康有害的。
臭氧浓度过高有异味,但是戴口罩有效果吗?
据笔者查阅到的资料显示,目前尚未发现国内关于臭氧环境方面的标准,日本产业卫生学会和美国的容许浓度为0.1ppm,俄罗斯为0.1kg/m3(0.05ppm),自然界的臭氧浓度在夏天天气好的时候为0.001-0.003ppm,我们能够感觉到异臭时的浓度大致为0.01-0.015ppm,大部分人对臭氧的臭味感觉不适的浓度为0.1ppm,这些信息可以为大家提供一定的参考。
再回到产品层面,传统的静电复印机在工作之时充电电位高达几千伏,如果使用频繁就会较高的臭氧量,甚至高达几千ppm,这就超过了一般的范围之内。过量的臭氧会对呼吸道进行刺激,甚至会造成咽喉肿痛、头晕头痛,引发支气管炎和神经中毒等病症。
除了臭氧之外,激光类办公用品的另一危害就是碳粉。高温蒸发的碳粉形成的有机废气是一种致癌物质,这种碳粉还会长期存在人的体内中而无法排除。长期过量接触此类产品会引发肿瘤和心血管疾病。
激光同样有危害(图片来源于网络)
另外,激光对人体也有一定的危害。激光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对眼睛和皮肤的方面,激光有可能对视网膜进行灼伤,还有可能对皮肤造成轻度红斑等症状。
喷墨类产品危害
喷墨类产品的虽然不会对人体造成比较严重的损害,但是废旧墨盒对环境污染却相当严重。据环保局工作人员介绍,一般一个打印机墨盒中的一滴残墨能污染60立方米水源,一个硒鼓粉盒埋在地下一千年后都不会降解。笔者也建议读者在使用完产品耗材之后能够通过厂商的正规回收渠道进行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也是保护了自己的健康和未来。
如何将损伤降至最低
当然,经过多年技术的发展,现在的打印机产品已经较为成熟,对产品的防护比较到位,国家关于办公方面的产品也有着严格规定,不符合相关认证的产品一般不会上市销售。当然,这也不能完全避免产品的危害,那么,如何能将损伤降至最低呢?笔者下面的几种方法应该能为大家提供一定的帮助。
激光类打印机、复印机最好远离于员工,放置于空气畅通的地方,保证将产生的臭氧、碳粉等能够迅速的散出去;在大量打印、复印的时候人应当避免过近接触;严禁裸眼接触激光光束,不要随意自主拆除激光办公设备上的盖板;在硒鼓和墨盒等耗材等使用完毕之后应当通过正规的渠道进行回收再利用。关于耗材回收的幕后故事,有兴趣的读者也可以查看:耗材回收黑幕调查。
在办公设备辐射之外,很多读者都听过这个词:“电磁辐射”。
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手机、无线网卡路由器、微波炉、电脑、空调等都会产生电磁辐射。电磁辐射可以根据频率的高低分为“高频辐射”和“低频辐射”,其中其中微波炉、手机以高频辐射为主,电视机、空调、电脑等以低频辐射为主。在2006年的时候,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还组织了一次关于“低频辐射对男性精液质量的影响”课题研究,但是笔者尚未查询到课题研究的结果,关于电磁辐射对精液的危害性也尚不明确。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表现为热效应(中枢神经和植物精神系统的功能障碍)和非热效应(辐射不足以引起体温增高,但也引起生理变化和反应)两大方面。
不过最近国际期刊Fertility and Sterility却刊出了一篇研究报告显示,将笔记本电脑放在大腿上使用的时候,人们会不自觉的夹紧双腿,导致阴囊由于空气流通不畅而产生过热,外加附近有热源,散发的热量有可能造成精子数量和质量衰减。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泌尿学副教授谢恩金指出,每天使用手提电脑几次,连续使用几年的中年和青年男子面临的威胁最大。
这样的动作应当尽量避免(图片来源于网络)
据《广州日报》报道,美国一名12岁的男孩喜欢将笔记本电脑放在腿上打电脑游戏,经过几个月,他的左大腿出现肤色变化,皮肤上出现了海绵状的斑点。尽管已经感觉到腿部发烫,但男孩却依然将电脑放在腿上,导致左腿局部皮肤色变。而近6年来已经有10例和笔记本电脑有关的皮肤色变案例刊登在医学期刊上,可见正确使用笔记本电脑否则将会导致一系列的健康隐患并非危言耸听。
在电磁辐射方面,美国的加州凯塞基金会研究所的李德琨博士也曾经组织了一项研究,一共调查了969个孕妇。调查结果显示当孕妇暴露的电磁辐射大于等于16mG时,她们的自然流产的危险也随之增加,比普通孕妇高出1.8-4倍。
《上海青年报》曾经进行了一次关于低频辐射源的测试,将电吹风、电视机、日光灯、手机、微波炉、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台式电脑等进行测试,结果显示电吹风运作时产生的辐射量在家用电器中名列前茅,关于更多的调查报告也可以查看论坛内容。
当然,关于电磁辐射目前争议较多,方舟子就指出:“热辐射、电磁辐射′一般无害′,因为太强的热辐射会把你烤焦,太强的电磁辐射会让你发疯。生活中遇不到。变电站的电磁辐射尚且无害,何况电脑。”同时方舟子还举例说明:一个人一年从自然界(宇宙射线、放射性材料等)受到的背景电离辐射有效剂量平均约3mSv。高空飞行每小时辐射约0.01 mSv,机场安检每次0.0001mSv。一次CT辐射10mSv,胸透拍片0.1mSv,骨密度检查0.001mSv。如果是直接透视辐射量大概是拍片的10倍,有可能还是选择拍片,不要直接透视。80~90年代美国曾有关于高压线电磁辐射能否增加癌症风险的争议,美国科学院、美国物理学会等机构组织调查,认为这种说法没有科学依据,后来学术界就不再争了。
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这是在20世纪50年代,全国著名的体育科学专家、清华大学的马约翰教授提出的一句口号,不少读者都耳熟能详,但是扪心自问,我们能做得到吗?为谁工作尚且不提,健康工作五十年对于不少人着实存在难度,最起码对于笔者来说是这样。
出于工作的需要,我们可能无法远离复印机、打印机、手机、台式机等物品,但是我们也可以在能力允许的范围之内降低辐射。关于办公设备辐射污染等笔者已经在第二页简单的罗列了几种方式。在尚存争议的“电磁辐射”方面笔者也总结了几点,广大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一、使用低辐射产品,降低使用时间
进入到2010年,估计还在使用笨重的CRT显示器的读者寥寥无几,大部分人已经进入了液晶时代。相比较而言,液晶显示器的辐射要远远低于CRT显示器的辐射。如果你还在担心辐射威胁,最好便是将家中老旧残破的CRT显示器换成LCD液晶显示器。当然,旧电脑的辐射一般要高于新电脑,建议读者也进行更换。如果对速度要求不是很高,家庭用户也可以优先选择喷墨类打印设备。
降低使用时间,多摆放绿植
在工作的时候,每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应当离开电脑等设备,进行适当的锻炼,既降低了辐射,还能活络全身的器官。在使用电吹风等家用电器的时候,也应当尽量减少使用时间。电视等不再观看使用的时候应当关机。
二、在工作地点摆放防绿色植物,多喝绿茶
仙人掌能够有效吸收辐射,这点相比大部分读者都较为清楚。另外,上午喝两三杯绿茶(菊花茶),吃一个橘子,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辐射,保护视力。在饮食方面,可以多吃胡萝卜、西红柿、海带等食品。
三、和辐射产品保持距离
微波炉、电磁炉在开启的时候人应当尽量远离;在使用手机的时候,应当延迟一两秒等电话接通之后再进行通话,如果有条件尽量使用耳机通话;各种常用的家用电器诸如冰箱、电脑等不要放置于卧室之内;更不要一边睡觉一边使用电热毯等高辐射产品。
四、保持室内通风
保持室内通风不仅仅是从辐射方面进行考虑,还能有效排除有害物质,比如在使用激光打印机、复印机之时便能减少碳粉、臭氧的威胁。与此同时,空气流通还能减少很多读者尚不清楚的污染威胁。
小结:正确认识,莫要成为惊弓之鸟。
在一些细化的辐射污染方面,我国目前尚未有明确的认证,很多防辐射产品也未能有权威机构通过相关的认证。并且一直到现在为止,关于电磁辐射方面国际上尚存在诸多争论,多年来尚未分出结果。
现在很多产品在出厂之时也会对材料等进行检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辐射的威胁。关于电磁辐射、碳粉臭氧污染真正造成威胁的案例在我们的身边发生的也是少之又少,很多读者都是从传媒上获取一些信息。在平时的生活中,笔者认为广大读者不必太过敏感,但是也不能放松警惕。
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